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莊嚴的小組法談

(09-04-2012 宥娟)

今天在尋伺晚上共修會報告內容時,回顧這個星期從收到一脈一綸一三的回應與隨後的尋伺中,忽然感覺自己找到了「主動」的邏輯!
從前,那不斷為過去追悔、辯解,追著話尾跑、與過去發生的事和稀泥、過不去的被動減少了,現在可以很快歸零、流動,每一次都彷彿「截斷眾流」,隨後便可以在師隨念的中心線之中,練習以六度三箴來起話頭,來創造新的反應,而且發現到,以後似乎可以這樣子經由反覆練習,使它變成一種模式(邏輯),然後就可以開始精益求精地追求品質的穩定成長!很開心這一個路徑的發現!
晚上,小組討論中,一三邀請大家本週暫停布薩,作一次回顧檢討。
一虹說:「沒有聽到師最初對布薩的開示,所以有些狀況外,練習的品質不佳,但經由練習,看到布薩只是起頭,只是開端,在境界中不斷反芻,發現可以從挫折抗拒轉而接受和成長,讓師隨念透過境界的練習,帶來積極正面的成效。」
一三回饋:「要聽外身怎麼說,從外身來彼此校正、認識真正的一虹,而不是表象的一虹。」
一心:「當天找不到一虹的師隨念,所以不知道如何切入。」
一賢:「如果覺得自己有做到師隨念,便上場接受校正師隨念,但自己感覺做到不見得是已經做到,如果,連自己都不確定,就是聞思練習,而不是布薩。」
一脈分享在觸境中沒有審時適度,在不該說話時說得太多,也表達自己很在意皈依弟子給同修的回向。
一三說過去有時與同修之間的信件往返,曾發生後悔,之後就改成寫完後先存檔,過一段時間,經過檢驗確認後再寄出。
一心分享了與鄰居互動時發生的苦的輪迴,來自觸境時不夠敏感,沒有注意到對方的身心,有逞強,沒有認輸也是不夠謙虛。
一三的引導中,我們討論如何拉近內外身之間的距離,不致發生內身所表現的和外身的接收有很大的落差?
一心說:「資訊進不來是不夠謙虛、不夠柔軟」
一脈說:「師曾開示,盲點是指自己看不見,別人說你時你又不服氣,那就是不夠謙虛的下手處。」
最後我們再次重溫正語:「適時、柔軟、慈心、實在、有助益。」要把這樣的正語深深放在心裡不斷練習!
整個討論氛圍讓我感覺非常莊嚴,和緩中有著重量,一心說:「無論是扮演內身,或是外身,每一句話都要有師隨念,所以講話變得要很小心。」是的,感覺在師隨念的練習中,一言一行都變得更需要思考和準備,儘管練習中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但是,感覺光是這樣的思考和尋伺的氛圍,都已經充滿宗教性!(今日甚至是我所感受到最具有宗教性和神聖性的一次小組法談!)
回到家之後,尋伺整理中,發現今晚的小組法談很像是一個待產的產婦在練習「拉梅茲呼吸」運動,我們一起孕育著師隨念的小佛陀,真真感覺這樣的一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體」,如果沒有這樣多角度的反覆辯證,不可能跟得上師360度角的寬廣視野和神聖高度,心中感到無比感動,深深感恩有師有同修,任何人,一生中若有機會如此體驗著,感覺著,在每一個危脆莊嚴的呼吸之中,等待著、孕育著至純至性的新生命的誕生,那樣令人感到無比敬畏、無比神聖的時刻,內心都會充滿悸動吧!
感覺很認同小珠在大組時的分享:「過去每每想到師隨念,就會感覺「我不是親教師」而跨不過高欄,可他後來體會到,師隨念是一種「負責任」,完完全全地如師那般負責任地,為自己的問題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一寂在帶回向時說:「把罪交出去,讓身心從此變得透明純淨!」深深感動著生命可以在師的愛之中卸下一切,可以回到最單純最純淨,那如出生嬰兒般柔軟稚嫩的天真!
這幾個星期的練習中,最開心的體驗是能在起心動念中分辨認「我是」、「我能」,且能進一步跳脫所有已生的「我」那一切無明的用力和抓取,沒有了「我」就可以不再和過去糾纏。
歸零後,此起,深深地發願,我願從一個呼吸開始,從一句話開始,到分分秒秒、時時刻刻、日日月月、年年歲歲,乃至生生世世,百折不回地不斷焠鍊把生命、把最大的「空」交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