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2011一三)
「原來您十點才出門,我還特別七點鐘就早起幫您準備了早餐…」
「很好吃!謝謝妳喔!謝謝!謝謝!」
「沙拉裡有蘋果、馬鈴薯….好吃,晚上您回來,我再幫您準備一份。」
淑芬與岳母一來一往的母女對話,因心開而能量轉化與流動。或許僅是因為一份讓人愉悅的沙拉,啟動了一個讓人感動的善循環,一次心與境之間微妙對流的喜樂。1987年丹麥電影《芭比的盛宴》,談的就是這份交流…
十九世紀,丹麥的某個偏遠小村,一群村民一起在安息日聚會告禱、頌唱聖歌,過著刻苦的清修生活。不過,他們聚會歸聚會,唱歌歸唱歌,心中卻總是卡著一些去不掉的小芥蒂。幾十年下來,芥蒂還是芥蒂,而且愈來愈難以按捺。
村中姊妹收留了從巴黎動亂中逃出來的難民芭比。巴黎動亂結束後,芭比剛好收到一筆巨額彩金,她希望能為大家精心烹製一頓正宗的法式大餐。姊妹不想拂逆芭比的好意,便首肯了。
這雖是一頓美好的法式大餐,但姊妹和村民卻是非常惶恐,因為這樣的美食完全逾越了簡樸生活的戒律,何況其中還有不該喝的酒。他們事前先約定好,誰也別在餐宴上對食物表達任何意見,以代表他們的心沒有遭到美味誘惑干擾。然而,餐宴上,將軍卻對每一道菜讚不絕口,認為是他所吃過最好的料理…無心的將軍,說出了村民悶在肚子裡的話。
美好的餐飲使人舒服,使人覺得被關愛,而原本嫌東嫌西、老覺得委屈,以至於看人都不順眼的心情也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可以付出、可以將愛施予別人的能力。過去,村民每個禮拜都到教會中尋求恩典,卻感覺不到活在恩典中…原來,恩典藏在生活中每一個受用的「有」。
「心量小,一切發生都沒有意義;心量大,一切發生都有導向。境界來了,來去不拒不留。不接受境界,境界變成壓迫;接受境界,境界變成滋養,甚至啟示。抗拒大,疏離就大,中心線就偏了;完全接受,中心線對正了,能量自然會轉負為正。」
如理聞思時,體會到轉折與啟示,來自接受當下的每一個因緣,接納後,才會啟動未生的善,謙卑地看到方向;對未生的惡,慚愧地知所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