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對話才能重獲新生

(04-18-2014一心)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主張知識份子要把自己下放,「走出來到街上,到喧囂市集上向普通人闡述觀點。」
他在演說中提到,宗教在心靈教化上極為「成功」,從事公民教育或生命教育,若能掌握其中關鍵特質,將有助推廣。
第一,日曆上標記的是跟自己內在約會的日子:
非宗教徒的行程表往往排滿了生意、社交的約會,而宗教徒的月曆,根據的是宗教祭典與儀式等等與自己內在轉化有關的約會。這有什麼好處呢?因為,人類是很健忘的,宗教善用「重複」的元素,透過重複的儀式,幫助人們記憶生命的優先順序。
澳洲墨爾本留影  Craig Abraham
第二,善用肢體與感官,去體驗內在精神世界:
其實,不管是否有信仰宗教,人們對於真善美的嚮往,是一樣的,但「知道」不等於「做到」。非宗教徒很可能就停留在知識性理解的層次,宗教徒卻透過融合感官體驗的儀式行為,搭起肉體與精神的橋樑,並透過生命智慧的實踐,讓知行合一。
第三,以藝術作品和有感染力的演說,傳遞宗教教義:
宗教以藝術為傳遞媒介,並強調佈道者的感染力,雖然,這種宗教宣傳的感染力,往往會讓人聯想到希特勒或史達林的政治宣傳,而戒慎恐懼,然而,如果宣傳的內容是勇氣,是人格的獨立、思想的自由,就不需擔憂。
第四,宗教活動讓人賓至如歸:
所有的宗教活動,基本上都是把互不相識的人,邀請到一個空間來,在充滿信任的氛圍裡,重新發現彼此共享的人性,超越表象的歧異。
如能更有意識地去運用這些特質,將可以更淋漓盡致地發揮心靈慰藉、道德指引、勇氣鼓舞的功能,為台灣社會催生更多獨立、自由的精神人格。
在台灣,因為統獨或國族認同的不同,我們常常處於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無效對話,那種感覺,就好像宗教徒與非宗教徒之間,因為彼此對世界的基本認知不同,而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
以往我們都讓宗教歸宗教,政治歸政治,假裝宗教與政治無關,假裝宗教與政治不可能對話,不難想像如果讓希特勒或史達林統治台臺灣,大多數宗教也是噤聲的。
破解方法就是不斷地讓宗教教義與普世價值對話,讓宗教戒律跟現代公民的政治責任對話,讓救贖、解脫跟自由對話對話才能滌蕩千古、活血去瘀,對話才能重獲新生。
我們或許會發現,彼此的共同點,遠遠超過彼此的不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宗教壟斷的道德高地,解放為每一個現代公民對真(公平)善(正義)美(自由)遍地開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