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別扼殺孩子的未來

(03-09-2014一心)
出於好奇,上網看了一下台灣版可汗學院,這個系統,哇!真的很厲害,老師可以隨時追蹤學生花在閱讀和習作的時間,掌握他們對於個別主題理解的狀況,以及整體上在各個科目所花的時間比例,更讚的是,由學生自己來設定學習目標、設定獎勵,讓學生找到自己內在的學習驅動力。
這個完全開放和免費的系統平台,帶來了學習資源透明和分享的最大化,也開啟了城鄉資源均等的可能性。
這個系統的始祖,是一位叫做薩曼.可汗的人,他本來是對沖基金的分析師,從2004年開始,他為他在紐澳良的表弟,製作了數學的上課影片,並放上YouTube。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點閱人數越來越多,他收到了來自各地的回應。

甚至,他開始收到老師們的來信,因為,老師們也把他的影片當作教材了,明顯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像用自己的節奏學習,隨時暫停或復習,實現了因材施教的理想。
在傳統模式裡,老師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講課、改作業、打分數,或許只有百分之五的時間真的和學生一起相處,現在他們可以有百分百的注意力。所以,科技不但讓課堂更有趣,也讓課堂更人性!
資訊的流動、透明、共享,是全球未來教育的趨勢。在一個名為《Future Learning(未來學習)》的影片開頭,引用了歐巴馬的一段話:「我們能力所及又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證每個人都享受到一流教育,那是讓國家繁榮強大的先決條件,這也是我們對後代應盡的義務。」
什麼是一流教育?
片中受訪者之一,­英國新堡大學教授蘇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說,兩、三世紀以前的美國,騎馬和開槍,是教育下一代的基本科目,因為,那是當時的生存所需的基本技能,但現在,他們已經不能說是「基本技能」了,而是「運動項目」。有沒有可能我們現在視為基本技能的讀、寫、算術,在兩百年後,也成為「運動項目」,而不是基本技能?
有需要,才會學,教學內容,必須和「情境」相關聯,然而,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習主題往往抽離了真實情境,那就是學生不想投入、沒有學習動機的原因。在電玩世界中,孩子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遊戲本身提供了情境,讓孩子受到激勵,會願意再接再厲,直到破關斬將。
如果,電玩是最好的教學工具、算術是即將落伍的技能,那什麼會是三十年後最重要的知識?
蘇伽特.米特拉說:「有哪一個老師敢說,他們的教育能幫助孩子在2031年、在一個未知的世界中生存?」
他認為,這個世代的基本技能,絕對不再是讀、寫、算術,而是閱讀理解(對於要從銀幕獲取訊息的世代來說,這是關鍵技能),訊息檢索(這可說是取代算術的技能),以及與各種形式的教條抗衡的能力,他認為,在這個訊息飽和的時代,作為一個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導孩子如何篩選訊息、獨立思考、判斷,這個能力,就像是三百年前需要知道如何用劍來戰鬥、如何騎馬一樣。
真想問問,把四書五經納入高中必選教材、又用大中國意識來「微調」課綱的馬政府,有想過下一代的未來嗎?敢說這些教材,能夠幫助學生在一個未知的世界中生存嗎?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出社會以後,必須自己「創造」工作,因為,很多舊的工作已經被淘汰了,而死背知識、灌輸特定意識型態的教育方式,絕對不可能讓學生發展出因應快速變動的適應力和創造力。

有志的教育工作者,絕對不要拿自己的過去,來扼殺孩子的未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