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思心所」的公共領域

(09-23-2013 一智)
鄂蘭的簡要傳記,有些哲學的論述饒舌,其實,她最後五年已超越政治,轉為「精神」生命(Vom Leben des Geistes)
德語的精神意志(Geistes) ,指有思考判斷的意志,巴利語叫cetanā「思心所」,相當於四食的意思食,決定善惡業。佛法講五遍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等五種心理作用,思心所即第五種遍行心所,包括審慮思、決定思、發動思。傳統佛教的「思心所」,多關照於私人領域,限於獨處與私情關係;鄂蘭的「思心所」,特指透過一言一行,人們展現自我並協同活動的公共領域。只有在承認公民平等的公共領域中,公民權利才有可能提出;公民們只有在自由、獨立地參與公共領域時,才能獲得平等;只有在保障人權和自由的制度中,平等才能獲得尊重。只顧私人領域,不顧公共領域,人類就剩下資源不對等的特權社會。

100年前大家以為有選舉就是民主,70年前大家以為只有共產黨和法西斯不民主,60年前美國出現了歷時4(1950-1954)的麥卡錫白色恐怖,原來三權分立的憲政也會有白色恐怖!
1971年五角大廈有一份文件「越戰報告書」被披露,是美國在越戰中制訂決策的官方文件,共57卷,透露了政府在越戰期間欺騙公眾的系統性謊言,表明了政客和專家聯手操作消息的黑幕,代議民主失靈,國會不再代表公共利益,為此,鄂蘭寫了「政治中的謊言(Lying in Politics)」一文,毫不留情地分析了這一事件表現出來的極權主義性質。
儘管美國是他熱愛的國家,也一度寄託了她對自由之邦的嚮往,但這次事件還是讓他痛苦地回憶起德國威瑪共和政府集體編造神話的黑暗時代,自由民主旦夕間便在納粹的野蠻摧毀之下殞沒!「政治若喪失公開性,就會變成極少數政客手中的玩物,而那時極權主義就離我們不遠了。」
終其一生,鄂蘭堅持公共領域,不遺餘力的呼喚對公共領域的重視,她主張的共同體,是由政治倫理價值的共識定位,不依血緣親情、甚至也不依共同歷史文化或宗教的集體意志。她呼喚要「停下來思考」,才能使不可見的東西變得可見了!在思考當中,跳出一時一地一事的遮障框限。
最突顯的,還是她說的,不思考的(平庸)靈魂,及其奉命行事的作為,是一切邪惡(盲從)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