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勇敢地去愛

(08-10-2012一點)

最近閱讀唐培禮先生寫的《撲火飛娥》,其中提到一段:提到他來台初期看的一部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中國譯名《音樂之聲》,看得霧煞煞,這部電影當時在台灣的戲院演了45分鐘就結束了,原本以為會演將近3個小時!後來才知道是台灣的新聞局把電影裡頭關於如何逃出阿爾卑斯山的情節和歌曲全部剪掉了(《撲火飛娥》90)
這段話使我回憶起自己國小一年級時(1968),學校包場帶我們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腦中的印象是很美的風景及好聽的歌曲,其他就沒什麼印象了。今天重新看了一遍電影,重新認識這部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音樂影片之一,影片中的「小白花」更是傳頌到至今的電影歌曲。
1938年籠罩在納粹陰影下的奧地利修道院,修女瑪麗亞被修道院院長派到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當七個小孩的家庭教師。

瑪麗亞擔任家庭教師後,對小孩們以看有不看無的慈心循循誘導,帶他們到野外接近大自然,一家子生活氣氛和睦、美滿。為了能使這個家庭有個母親,特拉普準備和鄰近的男爵夫人籌辦婚事。可是,這位男爵夫人每次來作客,都儼然以女主人自居,因此孩子們都反對父親的這樁婚事。特拉普清楚知道孩子們離不開瑪麗亞,這個家也離不開瑪麗亞,特拉普決定娶瑪麗亞為妻。此時,希特勒軍隊佔領了奧地利,納粹強迫特拉普重返海軍服役,但他拒絕了。
在納粹準備強迫特拉普上任前一晚,瑪麗亞靈機一動向當局提出﹕全家參加當地(奧地利)舉辦的歌唱比賽後,再讓特拉普上任。在演唱會上,特拉普一家人以充滿感情的歌聲向祖國親人告別,獲得了第一名。頒獎儀式上,會場群情激昂,特拉普一家趁機從後門溜出劇院,躲進修道院。納粹派兵四外搜尋,都被修道院的修女們掩護成功。就在特拉普全家即將逃出虎口時,突然郵差魯夫身穿著納粹軍裝,持槍攔在路口。特拉普走上去,轉移他的注意力,奪下他的槍,讓一家人迅速轉移。納粹發現他們的行蹤後,開車準備追趕。誰知汽車事先被修道院的修女弄壞了。瑪麗亞特拉普7個孩子終於越過阿爾卑斯山到了另外一邊的義大利,唱著歡樂的歌,走向自由之地。
發現自己在欣賞電影的當下,看到的是納粹對待奧地利的不公不義、女主角瑪麗亞與孩子交心的具體行動,當她害怕自己愛上特拉普上校而逃回修道院時,院長與她的一番對話,鼓勵她勇敢地去愛,去面對這段感情的一幕,讓人看到基督的精神!


版主:記得生平第一次去高雄市區看電影是哥哥帶我去的,片名就是《真善美》,我好喜歡片中的每一首歌,至今都還可以朗朗上口,從唐培禮的書籍裡,我才知道在1966年播放時,原本將近3個小時的電影只剩下45分鐘,原來是被檢查員剪掉「逃離家鄉的那些鏡頭」,而那卻是導演最想讓觀眾感受的,那時候國民黨不敢讓人民知道「人民可以為了逃避暴政離開家園,才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氣」。此刻想想那是多麼荒謬的時代,而我竟然就這麼無知地長大了!連最基本看電影的權利都被剝奪而不自知!(04-15-2012 一逸)
華人「內建」的思想檢查,是所有專制集權國度的人都易染上的偏執痼疾,台灣人最頻繁的「互相提醒」是「別管政治,讀書就好」或「別管政治,賺錢就好」。
因為「別管政治」,台灣人失去了獨立思考、人身自由、言論自由,因為沒有知情權與充份的公民權,公權力濫訴一直是成就台灣人六根失靈、人性失真的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