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宗教與世俗的分野

(10-22-2014一三)
閱讀陳長文律師的文章「莫遷怒慈濟,給尹衍樑空間」,文中關於慈濟的部分,有幾段話頗值得探討:
大律師說:「民主社會,人人各有各的意見觀點,只要不違法律,就算是不同意見,也應包容尊重。對不同意見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是對他人採取緘默的尊重。」
這一段話,如放在個人私領域,應該不會有任何的異議,但證嚴法師是領導跨國組織八萬志工的精神領袖,動見觀瞻,慈濟基金會旗下橫跨社服、醫療、媒體、教育、環保等國際性組織,當組織裡的重要成員出了大紕漏,證嚴法師是否仍適合保持緘默,不需對社會做一個交代?有時候,緘默不語反倒助長了不公不義,成了貪婪滋生蔓延的養分。

大律師又說:「法律是治理眾人的屬塵之事,獎善懲惡,不縱容姑息,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當然之理、必要之事。但宗教不同,宗教是淨化人心的屬靈修行,二者不能也不宜混同。以慈濟未責備或抵制頂新,就以怒劍相指,我覺得是混淆了宗教與世俗的界限。」
大律師一刀砍下去,屬塵與屬靈一分為二,也將宗教與世俗劃上了界線,他引用《新約聖經》,說:「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意思是宗教的歸宗教,政治的歸政治,「慈濟的歸慈濟,頂新的歸頂新。」不過,類似慈濟的慈善機構,其善款多來自企業捐贈,除了現金,還會鼓勵有錢人捐不動產,而慈濟甚至教大老闆捐股票節稅。大律師,這部分是屬塵或屬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宗教收受捐款可以鑽法律漏洞?難道宗教從來沒有「俗事」?
大律師:「我認為宗教不一定能讓所有的信徒都是『好人』,重點在於,透過教化,讓成為信徒的信眾,因為這一份信仰而『變得更好』。」意思是慈濟人未必都是「好人」,行業自律的認證體制GMP,未必都是「好東西」。
政治的歸政治:政府監管部門的消極不作為,對部分企業的產品信譽作出不負責任的擔保。不能怪宗教。
宗教的歸宗教:捐款就是做善事,即使捐的款是黑心錢。因鉅額捐款而獲得宗教認證,只代表「錢收到了,感恩」,不代表認可你販售的黑心產品。百萬榮董制度只是捐款噱頭,別太認真。
真的是這樣嗎?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屬塵與屬靈不必一刀切,「於有為法、無為法不取相,是為無為法」,用屬靈的心做屬塵的事,屬塵不會失靈。大律師,沒有人在責怪證嚴法師沒有教好魏應充,反而只是想知道上人如何以佛陀教導的「正見」看待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