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愛面子的虛假文化

(02-17-2013 一綸)

下午的春禪法談。「兒子可以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的父母,但如果要求太太也要盡同樣孝養之道,那就是撈過界、就是不尊重。」這在華人社會實在是少見的前衛、破除框框的論述,有人聽了無法理解,又再度提問。我們受傳統教育的荼毒實在太深了…。
前些天,和先生聊起過年團聚的意義,如果一家人聚在一起,不能幫助彼此心開、喜樂,也不能幫彼此做最真的自己,那為什麼要相聚?不聚是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今年的過年,大嫂因看到弟弟在大哥癌症後付出關照,覺得應該回來,所以勉強(破例地)回來吃年夜飯。但吃完飯就躲入他們的房間,不與任何人互動,第二天早上睡飽就和大哥快速離開。這一趟匆匆來去,沒有人因見到他們而高興,反而有長輩、晚輩對他們的疏離而嘀咕不止。如果沒有真心,這樣回來吃年夜飯,有意義嗎?想著:什麼是大哥與大嫂的最真?
二嫂、小嬸,和幾位姪女,因為生長在物質還算豐厚的環境,偶而有外食(享受美食)的習慣,尤其在過年期間,難免想吃些特別的料理。但遇到了一生克勤克儉的婆婆,餐桌上永遠都是那幾道菜(除了白斬雞、她自己做的香腸、放了好幾天的魚外),其它的就是親戚送來的青菜,幾乎餐餐吃重複的菜。
二嫂由於和婆婆感情不睦,又飲食不習慣,二十多年來,她每次回來過年,都是胃痛,也都很不開心地宣洩不滿;小嬸雖不多說,看可感受她也有很多的隱忍。她們多渴望偶而可以到餐廳享受美食,放鬆一下。但節儉的婆婆不希望浪費錢去外面吃,而她的四個兒子也不鼓勵媳婦和孩子們的想法,他們都認同母親的節儉,認為「有得吃就很好了。」歡樂的年節,聽到的「怨聲載道」裡,飲食不滿足,是其中一件大事!
一家人,光是對食物的要求,就無法異中求同,無法互相尊重,在關係中,只感到無盡的消磨,那麼,該如何做,才是讓每個人活出他的最真?
請先生將心比心,如果你進入另一個家庭,你想吃什麼都無法自主,你會快樂嗎?大家都是大人了,有經濟能力,為什麼不讓想吃什麼的人就開開心心去買她想吃的,即使她吃的是垃圾食物,我們也要尊重,因為那就是他當下的最真。如果吃團圓飯,要壓抑自己的欲求,一切聽從大家長的指揮,那我們是否還活在「長幼有序」的封建社會?
一個過年的團圓習俗,反應了華人愛面子的虛假文化,看到嫂嬸與婆婆之間,心靈完全沒有交集,甚至眼神也不曾對望。但大家都回來了,代表了給足了面子。大嫂從婚後就與婆婆不合,不願回家過年。這件事,婆婆常感嘆面子丟盡,很難堪。
不知多少人是為面子而活,活在他人的眼光裡,不肯面對最真實的痛處,就像鴕鳥一直躲在沙堆裡,得以避開不想面對的問題。
和先生互動到最後,他有感而發地說,大家與其都在做表面文章的虛應故事,那大可不必回去,明年就跟兄弟建議,就讓嫂嫂與小嬸,隨著自己的感覺走,有心才回去,沒有意願的話,不用勉強回去。問他:「你不知媽媽很愛面子,如果她們都不回去,媽會怎麼想?」他說:「就讓事情發生,總是要面對。」
是啊!真的愛對方,就是呼喚一起來活出內在最真的自己,不希望眼不見為淨地一直假下去了,該是面對的時候了。這樣做是不是讓現實與真心有真正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