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前兩次布薩的校正

(09-04-2012一賢)
晚上法會,由一寂主持,他首先邀請大家靜坐,聆聽師的開示。
從門外就聽到師扣人心弦放鬆觀呼吸的引領,進門後,觸到眾多同修閉眼打坐如菩薩般的寂靜相,上座後很快就從長呼吸進入短呼吸,好法喜!
小組討論時,小組長一三建議組員先暫停一次布薩,改採聞思前兩次布薩的經驗,以便咀嚼消化。
一虹從內外身的演練知道自己對布薩不夠了解,就再謙虛地回去聞思同修日記。
一脈孔萍日記裡的回饋讓他看到自己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注意到同修的感受。看到他從外身得到了校正。
宥娟說外身的照見讓他更謙虛,對師隨念有更深的認識和體驗。起初對一綸的日記有想要解釋的衝動,後來看到外身有他的角度,能夠接受,就想到另起爐灶(歸零)

這時也主動分享以前跟玲真的觸境,往往在不流動的對話之後,看到師分享她事後記載的內容跟自己的認知與感受有出入,剛開始會想要解釋,覺得她描述不精準或是誤會了。幾次以後,發現不對,開始導入師隨念,作意即便是對方的誤會,也是自己不由衷造成的,就能完全接受。現在認真想來,那裡面有彼此很深的過去相,一俟師隨念導入,就沒有過去相,沒有身見。
一心談到她和最要好鄰居的觸境,每次觸到他聆聽淨空法師的開示,就想到宗法封建大家長,感覺對方好像一直被洗腦。這時就忍不住想要去引導對方,但是對方負面能量非常強,自己又不夠敏感,停不下來,就會一敗塗地。
問她說這時的師隨念會是什麼?從比較容易得分的話題練習起,「足夠敏感,適時引導。」
一三提醒內外身的練習,內身和外身如何互動?一心說外身所表達的看法也一樣會受到其他人的檢驗。是的,內身、外身都要有師隨念的校正,透過這樣的校正,最後得到內外身的看法才是理想上的師的角度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