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璀璨,永遠的葛雷斯:摩納哥王妃(Grace of Monaco)》是一部有關婚後角色認同危機的電影。
原本是好萊塢的大明星,婚後悶得慌想重返好萊塢遭國王竣拒。她跟友人申訴:「我不知道我如何在一個不能做我自己的地方度過餘生。("I don't know how I can spend the rest of life in this place
where I can't be me" )」,嫁給國王才發覺王宮像囚牢,能回頭嗎?
這裡的責任是指呼喚出王妃可以作最真的自己,這最真不必然是要回去自己婚前在好萊塢的演藝事業。當初來到摩納哥,是有使命的。來,不只是為了愛情;來,更是為了輔助丈夫承擔責任。人不可能離開關係,但關係不是要讓人依賴依附膠著,關係是為了成全與實現生命中更重要的事,不再是重覆過去自己曾有的榮耀。
倘使當初不是因為這使命而來,就表示兩人不登對,不適合結婚。王妃不只是頭銜的光環,更是一種工作。王妃不只是國王的太太,她更像是沒有支薪沒有公權力的親善大使。
1965年滿35歲的摩納哥王妃 與國王、3個子女合影 |
王妃最後認知到,結婚不只是結婚,不是想離開就離開,王妃是一份神聖的工作。經過神父的提醒,王妃開始學習摩納哥的歷史文化與語言,縱使學得很挫折。憑著一份生命中嚮往的信與愛,她終於克服學習的障礙,在一場募款演說中,讓摩納哥免除了覆亡的噩運。
她相信童話故事中美好的結局,相信愛是人性共同的嚮往,她相信這一份真理,即令法國總統戴高樂要收編摩納哥,課重稅。片中她的演說舖陳很精彩,因為這一場演說,法國戴高樂放棄了兵臨城下的計畫,摩納哥也安然度過了當時戴高樂想併吞的危機。
電影隱隱約約透露出什麼是靈、什麼是魂的信息,神父幫助王妃對準了靈,王妃代表來自美國獨立自主的文化,強調自我認同的魂、做最真最自由的自己。但這最真仍然有自我認同越不過的人我藩籬,還是不夠純淨,不脫「我是、我慢」的種種窒礙束縛,使得她融不入摩納哥當地的文化,拉不近與人民的距離。神父一句話,你不再是過去的自己。點燃了她未曾有的熱情,丟下「自我中心」的包袱,從此開始,真正的成為摩納哥人。
童話故事差點變成折騰的夢魘。收縮向前行,膨脹往後看,這一退,格局變大,也找回當初嫁到摩納哥的發心。一旦融入,對準天地,活出絕待的使命,活出至情至性的自己,整個生命因此燦爛,靈魂完整的了。
師說:「家有兩種,一種是被動的、非自己選擇的原生家庭,只存在於未成年人。另一種是主動的,是成年後,以獨立自由人格,主動去開創的天地。太留戀過往的榮光或依附家族、親子的關係,生命就失去了主體性。只有把這種關係的膠著打破,生命的主體性份際才會出來。」
「莫量人,唯如來知人」。因為絕待,因為不論斷,因為允許每個人做最自由的自己,這樣的關係、這樣的家,充滿信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