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李惠仁的公民課

(2014-09-21宥娟)
看公視李惠仁的公民課《老師,您哪位?》很有感觸,台北市銘傳國小五六年級的小朋友上了一堂選修課,覺得李惠仁教給孩子一堂非常珍貴的公民課。
小朋友覺得不喜歡大人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也不喜歡大人們以權力來表達反駁的論點或論述。小朋友希望可以透過溝通來傳達意見,而不是只單方面的聽大人們長篇大論,卻插不上話。
這一堂課,李惠仁第一個題目是:請小朋友把他覺得最不合理最想改變的事情寫成卡片。讓小朋友從發現、認識公共議題、然後試著解決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都很重要,李惠仁認為,要培養公民意識,就是要先對周遭的事物產生關心。
從許多意見裡,找到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就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下手處:為什麼一定要喝牛奶?小朋友們覺得這個很不合理,因為他們認為喝牛奶對鈣質的補充其實幫助不大,而且還會影響他們的作息!但如何去改變?
提出各種質疑和假設後,小朋友們開始分頭調查,如:
1, 小學生真的缺鈣嗎?政府引用的是什麼樣的資料?
2, 每週只喝一次鮮奶就可以解決問題嗎??
3, 有多少人訂了鮮奶卻沒喝?有無浪費資源?
李惠仁教他們可以去議會尋求理念相近民意代表的支援,接著他要小朋友打電話去訪談。
蒐集完資料開始進行肉搏戰:親自去訪談,從電話約訪到面對市長進行質詢。這個部份非常精彩,看到孩子們認真去挑戰自己的怯懦,遭遇挫折時落下的眼淚讓我覺得非常深刻。
小學生他們開始找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同學們慢慢匯集了幾個共識:建議方案1. 調整營養午餐、加強衛教宣傳。建議方案2. 募集不喝的鮮奶轉贈社福團體。光看到這裡就讓人很想要為這些小學生拍拍手他們每一個都好棒好優秀,清楚的發現問題、找到問題、試著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三看完公視「老師,您哪位?」公民教育篇之後,心裡面有一種悸動。他說:說台灣的小孩是草莓,只因上一代沒給他們機會,沒給他們好的老師,或者說,學校給了太多不該給的限制,只要拿掉權貴怕失控的恐懼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等一的公民。國民黨權貴就是用這樣的「教育」在凌遲台灣下一代,彷彿在告訴我們的孩子,不要碰觸公共事務,也不要相信網路資訊,關於治理國家、治理人民的大事,就交給國民黨裡面學位高的權貴。
影片中,孩子們訪問台北市長郝龍斌,想問的議題是牛奶與鈣質,沒想到市長竟在孩子們面前炫耀,說他是營養學博士,說他在大學就是教這個…30分鐘的訪談,市長賣弄了20分鐘他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營養學知識,同學們最後連準備好的建議方案,都還來不及向市長說明,市長就先行離開了,同學們的沮喪都寫在臉上。害得小朋友準備的提問沒來得及問,全身官僚」氣、唯上是從的公僕們就匆匆離席,孩子們臉上滿是挫折與失望。
想起以前做業務時那些不斷逼迫自己迎上恐懼的經驗:遞名片、自我介紹、打電話、訪談、介紹產品和推銷
打破人際籓籬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拿起話筒可以像是小孩子舉起舉重槓鈴那樣沉重與困難,當我們遇到各種困難卻不知所措、腦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說什麼、說得離離落落這些狀況都可能重重的打擊自己。然而,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舉重訓練,我們的公民意識就只能變成躲在家裡遙控政論節目的消沉埋怨!
調查、收集資料、討論、凝聚共識,找出解決新方案,不斷練習如何去面對權威,充滿自信地提出質詢。
實際去訪問市長時,看到郝龍斌和他的幕僚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感覺他們其實是把這個訪談當成「兒戲」。
我想,他並不清楚,對整個國家或政府來說,如何讓這些孩子學習到公民意識、如何成長成為一個無畏無懼勇於挑戰權威和制度的社會公民,才是比任何政策都更重要的大事!
甚至,我們可以從一個政務官面對這件事的態度,分辨出政客和政治家截然不同的格局!
小朋友說,他們學到了改變和勇氣!
這些孩子們下了課,但改變才真正要開始,而我深深相信,這將會為他們的生命植下一顆生命力非常強壯的公民種子,這樣培育出來的孩子,未來肯定可以幫助台灣成為有主體性的民主社會!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一書當中,對於日本的教育徹底批判,甚至還寫道:「現在的學校是破壞人腦的凶器」。因為教育的成果是以考試來驗證,所以,日本的學生學到的是「知識(Knowledge)」,而不是「思考模式(Thinking Model)。事實上台灣的教育更糟糕,我們社會當中,許多所謂的「菁英」只會考試,卻沒有真正發現問題、思考對策、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讓我們的學生有人格主體性、會獨立思考,要讓我們的教育革新、有創意,我們的小朋友需要大量吸收李惠仁這一類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