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把尺,取捨進退的標準,標準裡面一定要有師隨念。這樣才能做最真的自己,才能與世間連結。」
如何做到師隨念
「第一、先做到法隨念,第二、才有師隨念,法隨念如同撒網,才有所謂的漏網,漏網就由師隨念來校正。有撒網叫做法隨念,撒了漏了,願意接受檢驗,叫做師隨念。時時以師隨念校正自己所理解的法隨念。」
「願意把自己空掉,就是師隨念的關鍵。」法隨念比較是原則或理想,師隨念是在境界裡靈活運用,是理想與現實結合。
「當專注在呼吸的觸點時,身體慣性歪了,是完全無法察覺,身體的中心線,這時可以用頭頂來調中心線。」
「長呼吸轉短呼吸到止息,是不斷地進退,進入喜樂一心,又要轉出到尋伺,不斷地將五禪支變成一種習慣。一開始練習需要作意,當變成了程式設定,就自動啟動!這一切都是做下座前的準備,練習上下座打成一片。」
「世間苦難放在心上,主要不會放大自己苦受的能量,才知道苦諦是什麼?若只看自己的苦,就看不到集諦。懊悔是想要修正過去,沒有歸零的心,你的苦大家都有,承受面大,才會看到集諦。過去不可能修正,只有不再犯,好好做人活下去,除此沒有其他。」
什麼是諸相非相?
「金剛經說:諸相非相都在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是看到他的本質、實相,回到源頭。兒子生病,媽媽悉心照顧卻引來咆哮,態度不好。
若看到兒子的生氣相、不知恩,就是取了人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諸相非相就會看到兒子的佛性,不希望媽媽總是委屈求全。」
一位解脫者的眼睛就像是蜻蜓的眼睛,永遠360度,全方位的觀照著,穿透表象看到內心世界的佛性。
這樣的諸相非相更能包容天地,跟世間連結,不會自我感覺良好,更要關心社會公益等種種的衝突與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