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12:16「那麼,你們得承認,我不曾拖累過你們;可是還有人說我詭詐,用謊言籠絡你們。」
12:17 「我利用過派到你們那裏去的人佔你們的便宜嗎?」
12:18 「我鼓勵提多(Titus)去訪問你們,又派另一個弟兄同去。提多佔過你們的便宜嗎?他跟我所做的不是出自同樣的動機嗎?我們的步伐不是一致的嗎?」
12:19 「或者,你們以為我們一向都在替自己辯護,其實不然;在上帝面前我們只說基督要我們說的話。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想造就你們。」
12:20 「我怕當我去的時候,看見你們不符合我的期望,而你們看見我,也不符合你們的期望。我也怕看見了紛爭、嫉妒、鬧脾氣、自私、毀謗、流言、傲慢,和騷擾。」
以上《哥林多後書》第12章第16節到第20節,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喊話,聽起來很多自我防衛,到底保羅與教會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讓他這麼進退維谷。
保羅不是耶穌親立的十二使徒,也不是耶路撒冷教會認定的「使徒」,與耶穌沒有直接關係,沒有「使徒」的權柄,他聲稱自己不是從使徒那裡得到福音,而是由耶穌基督直接向他展示。他自稱為「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但神的僕人這個稱號,傳統上只用來稱呼摩西。
他是猶太人中的法利賽人,岀生即有羅馬公民身份,早年信奉猶太教,迫害過基督徒,說耶穌信仰是異端,後來親睹耶穌顯靈,還因此瞎了三天,他從此歸信耶穌,並說服了「使徒」彼得與公義者雅各的支持,同時獲得耶路撒冷教會諒解。但他不強制執行割禮,不重視雅各與彼得那一套禁食禱告與素食傳統,強調信心重於行為。
他向非猶太人大量傳福音,主張基督徒不用守舊約律法,他的活動受到當年部分教會的抵制。他學問好、語言能力佳、行動力強,說到做到,劍及履及,「甘願一生完全為主而活」,新約聖經有一半是他的手筆,他對基督教的貢獻最大,但迄今仍有基督徒質疑他是「假使徒」。
《哥林多後書》第12章第7節提到保羅身上有「一根刺(skolops)」,歷代學者有不少說成是身體上的頑疾(眼疾、耳疾、癲癇、骨刺) ,或說成是敵人對他的攻擊與逼迫,其實《哥林多後書》已說得很清楚,「刺」的來源是教會對他的疑,刺的病因是傲慢。《刺》字原文是單數名詞,在新約聖經裡僅僅出現一次。
保羅因宣稱自己不是從「使徒」那裡得到福音,而是由耶穌基督直接向他展示,並繼承了只有摩西才有的頭銜──「神的僕人」,位階比「使徒」高些,加上他行為與傳統猶太人不同,當然會遭受教會質疑,這就是「肉中刺(skolops tē sarki)」!而且是拿不掉的刺!
這根刺很痛很干擾,他曾三次求主,請主拔除這根刺,特別是在他忍受不了的時候。神沒有回應他的禱告,他仍然順服神。「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更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第12章第9節
「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希臘語Astheneia)、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第12章第10節
因為身上有根拿不掉的「刺」,這「刺」時常在他身上,像觀音佛祖套在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圈,使他無法誇耀、驕傲起來。
「為了不讓我因這些極大的啟示而高抬自己,這一根刺加在他的肉體上,像是神讓撒旦派遣天使用藤條鞭笞他,免得他高抬自己。」《哥林多後書》第12章第9節
保羅為了使人相信他有「使徒」的權柄,他不得不宣說他福音的權威,遇人質疑、詆譭、攻擊、迫害,他的心會痛,因為他全身全心奉獻,沒結婚,出生入死、什麼都不為自己,還受質疑,這不是「肉中刺」嗎?
其實質疑、詆譭、攻擊、迫害都不是「肉中刺」,真正的「肉中刺」是自大,這才是佛陀講的「我慢結使」。修行人不可能有欲貪,但很可能自己拔不掉我慢,因為「我慢結使」不能靠祈禱拿掉,更不能靠自以為有得的修行拿掉,只有交出去,對準天地,深信因緣深信法,直心行去,無對無礙無縛無解,才能做最真最自然的自由人,活出衪的性情。
《希伯來書 2:18》既然他自己在被試探的時候受了苦,他就能幫助那些受試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