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泡泡又冒了出來

(10-30-2013一三)
傍晚出門前,岳母和大女兒商量晚餐怎麼吃。岳母說:「只有二個人,吃外面的,我去買。」大女兒回說:「好啊!」聽到女兒如是說,心中冒起的一個泡泡:「應該是妳去買,怎會讓外婆?」泡泡升起,看見,有一些緊,放鬆,放下想說話的衝動。
不一會兒,岳母又問:「妳要吃什麼?」女兒說:「我不怎麼餓,吃便利商店就好。」岳母說:「我吃臭豆腐。誰去買?」女兒回說:「都可以!」聽到女兒這麼回話,方才的泡泡又冒了出來:「什麼叫都可以?本來就應該是妳去買啊!」跟前次一樣,泡泡會緊,但也可以放鬆,鬆了就破了,慶幸自己沒有說出「自以為是」的訓誡。

沒有人問我,也沒有人請我主持公道,我會這麼想,不過是「長幼有序」的宗法大家長思維在作祟。然而,不足為外人道的小秘密是:希望女兒順從、委屈一些,千萬不要節外生枝,這個家需要「和諧」。

慶幸沒說,如此一來,女兒有了自主權、選擇權,不需再承受父親那端極其扭曲的禮教與壓力。慶幸沒說,不然不會知道「沒說也沒事」。原來,以前都是自己嚇自己,自己不真,也不讓別人做自己的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