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風動還是幡動

(10-19-2012一寂)

靜坐時,腦中念頭起伏,身心在波動中,知道那是生命在醞釀,醞釀著如何跟世間結緣,當下的鍛鍊:「我的心,住在呼吸上,停在呼吸上。」
知道在呼吸,呼吸的感覺很微弱,看不到出與入,「能不能心更細?」,一個指令(或方向),身體還很粗糙,心卻細了,看到可以更綿密的跟著呼吸,緊緊的貼著,彷彿在粗糙的石壁裡,有根纖細的絲線,細細地流動著。
給自己一個功課上街一小時,無所求的觸世間,尋伺著托缽的機會或靈感。
東門捷運站,五號出口,三位房地產廣告宣傳員分別佔據三方,分送著宣傳單,結果,大家都避免經過這個區域,或匆匆走過,大概是不想被侵犯吧(當業務員拿著宣傳單靠過來時,雖然是面帶微笑,還是有可能有些尷尬)?
路口的另一邊,也有兩位宣傳,分送的是指壓按摩。
繞了幾圈後,才發現,原來永康街與信義路口交接處,人潮湧現,是兵家(業務宣傳)必爭之地,一組行動都在兩人以上,讓來往行人無所遁逃。
不過,佔據路口的廣告宣傳員,他們是唯一會跟我點頭微笑回禮的。

善知識常提醒一止,「要看人,要微笑」,今天發現:走在永康街上的人群,幾乎都是只看同伴,不然就是目視前方,幾乎都是不看人的,在這裡,看人彷彿是件不禮貌的舉動。
雖然如此,我還將微笑送給有緣的眾生,或許外相看來一派悠閒,走到知名的「度小月」,被一位陸客攔下來,「可以幫我拍照嗎?」
舉幡的困難,不是動作,不是世人的誤解冷漠,我自信可以對世間永遠送出微笑;困難在幡的內容,「有趣、吸引人、讓人對你好奇...」,也許下次可掛起「風動還是幡動」或「心苦還是境苦」。
上網搜尋廖亦武的書寫,《中國社會底層訪談錄》與《最後的地主》,資料有限,大致的瀏覽。
深深的敬佩廖亦武對中國底層社會的關懷,也深深的懺悔我在資訊蒐集不足的情況下,對中國民心的誤判(六四,不是只有檯面上亮眼的學生明星,還有更多無名小人物,為了保護學生運動而致死送命,但是,世人只有看到冰山的一角,國際人道救援的「黃雀行動」,營救的只有檯面上的學生,社會底層的支持力如李旺陽之類的小人物,根本是被忽視的。)
記得廖的一段話:「那些坐牢的人最害怕的是他們為之奮鬥的正義事業被人們所忘記。但是大多數人被遺忘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你不為這些小螞蟻呼籲,不為任何一個人的自由呼籲,那要我們這些作家和知識分子幹什麼呢?!」
「蔣渭水基金會」,網站裡資料不多,以活動訊息為主。
2012年下半年週六大稻埕北線導覽辦16次,台北城南線導覽3次,中間還穿插著種種不定期活動,「破曉音樂會」、「二林蔗農事件論壇」、「大稻埕文創活動」等等。
蔣朝根老師以先祖蔣渭水的生平行跡為主軸,規劃出古蹟導覽、歷史論壇、社區發展、音樂會.....,或主或從,帶出一個又一個與世間連結的網路。
如果,估計每次活動參加的人數大約十多個,半年下來,蔣渭水基金會有跟三百個陌生人(應該會更多)結緣的可能
蔣渭水基金會的運作,主要以蔣朝根老師為主,導覽的內容與對先人的理解,或可再商榷,深深佩服蔣老師,光是他一個人,就可以連結善用資源,淋漓盡致的靈活,撐起整個基金會(每次打電話,都是蔣老師接,那是他家裡的電話,他也自嘲「說是基金會,就我一個人,我是校長兼工友」)。
一條與世間連結的線路,發展出一系列的活動與課程,聖脈做得到的。
我的嚮往與目標。
親愛的老天
入世,需要更用心的學習,
在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句話、對每位眾生;
親愛的老天
我願完全順服您的引領,
獨處、與眾人處,每回合的出入與交流,
只有您的旨意,沒有我,
我只是個器皿,我是您在世間的媒介;
深深的願
我的心永遠警醒、明覺,永遠有您,
在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句話、對每位眾生;
深深的願
眾生眼中的我,是愛心、是信心,
深深的願
眾生因為看到我,而看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