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藐視做人的尊嚴

(05-29-2012 一三)

靜坐時,一股強烈的辛辣覺受出現在左鼻腔上方的一個點上,身體先是一陣收縮,然後很自然、很快速地做出了反應---打噴嚏。鼻液隨著噴嚏大量溢出,因為是接二連三,整個身體宛如一座噴發中的火山,而頭部就是炙熱的火山口。當應接不暇時,煩躁與被動就直接反應在粗重的身行中,當下,彷彿知道抗拒是沒有出路的。走到浴室,將頭低垂在洗臉台上方,放鬆鼻腔,任由鼻水肆流,無論如何,就是不再碰觸、刺激鼻腔。造作少了,身體也開始發揮其本身的智慧,直到噴嚏與鼻水完全止息。

被動,有時候並不會這麼地明顯,若非善知識指點,自己可能永遠也察覺不到。午後,在善知識給我一對一的開示指導中,得知當初回應朋友的文章裡,已不自覺地陷入「追話尾」的被動。因為被動,所以語焉不詳,而這樣的寫作,並沒有點出對方的嚮往,自然無法引導出彼此的最真與最美。
善知識的能近取譬最讓弟子折服。當談到既得利益者的心態,善知識以購物為例,指出賣方明知磅秤失準,卻依然讓買方以相同的錢買到較少的貨,而從來不想將磅秤送校,從來不想以一個精準的度量衡作買賣;當談到國民黨是如何以一己之私,營造一個不公平的制度,當談到台灣選舉「票票不等值」現象時,以足球比賽為例,既得利益者所進攻的球門,遠遠大於對手進攻的球門,當兩邊球門不一樣大的時候,就不可能是一場公平的比賽。
「容許自己贏得一場不公平的比賽,就是藐視自己做人的尊嚴!」
善知識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轉型正義要成功的關鍵在「一領一」,也就是一個覺醒的人引導另一個正在沈睡的人。當時心裡面有一個疑惑:網路不是比個人接觸更具效率,文章不是比說話更具傳播力?善知識點出了我的盲點:文章比較針對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每一個人的性格不盡相同,一篇文章很難兼顧多樣的性格與成長經驗,穿透力自然會打折。惟透過一對一的對話,才有可能真正地對症下藥,也才能幫助彼此找到信心。善知識有宏觀的歷史眼光,但下手處卻又是如此地謙虛與知量,相較之下,貪心與躁進的我,則顯露著被世間價值觀左右而不自知的無明。
「一領一」的關鍵是說話,說柔軟語,說入心且又具有美感的話語。很慶幸,今晚在同修的身語意中,看到了典範。晚上共修,聽一寂說故事。首先呈現的是一張美美的部落格版面照片,然後是格主介紹、一個出現在「中正紀念堂」裝置藝術展「野百合牆」上的名字、一個家族到最後,鋪陳出來的是一篇淒美又慘絕人寰的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
一寂很懂得營造說故事的氣氛,她知道怎麼開始,才不至於讓聽故事的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她也知道如何轉折,才會讓故事聽起來更具張力與美感。我想,關鍵在於說者只是陳述感同身受的悲憫之情,絲毫不見對他人說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