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維瑟爾(Elie Wiesel)說過的話,「我發誓無論何時何地當人類遭受苦難和羞辱時,我永遠也不會保持沉默。我們必須總是參與。中立只會幫助壓迫者,永遠也不會幫助受害者。沉默鼓勵折磨者,永遠不會鼓勵受折磨者。」——沉默鼓勵折磨者(奕言)
想起:以往父母吵架,看到父親,凡事漠不關心,對錢很不捨,雖也知道生活不簡單,很多限制,需要量入為出,但他寧可藏私,也不輕易拿出,母親抗爭…。當自己漸長、明白,終於忍不住: 媽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該用的你還是要拿出來。有時甚至連自己也要加入抗爭,很累…
結果如何我不知道,後來有聽媽媽說,父親對於女儿的言行會讓他感到害怕。
一直很奇怪,自己為什麼會生在這樣的家庭?會當這種人的孩子?一件很平常的事,常常要用抗爭的方式,才能得到一個稍合理的結果。因此,自己的成長過程,很少與家人分享,因為事情不但沒辦法好好解決,他們反而只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
婚後,與婆家的人聚會時,除了婆婆之外,沒有一個人會發聲。然後大家都在閃,只剩自己呆獃的坐在那裡聽,越到後來,自己就變成對方嗔怒發洩不滿的對象。事情還是要做,但從沒有人會來聲援,大家都保持中立、不沾鍋,感覺自己真是孤立無援,很苦很苦,真的,婆家人中立只是在幫助壓迫者,永遠也不會幫助受害者。沉默真的是鼓勵折磨者,永遠不會鼓勵受折磨者。
當自己學法後,與婆婆做知量的切割,學會離,不逞強了,有能量才觸,學法後慢慢看到他的沒有能量與不得不如此的苦,只有悲與捨。依然能好好面對,放鬆觸。
但這些一直閃避的人,在婆婆生前的最後對待,依然對立,依然互相憎恨,空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