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014 一智)
維多莉亞.史薇特(Victoria
Sweet)出版了一本書God’s Hotel: A
Doctor, a Hospital, and a Pilgrimage to the Heart of Medicine中文翻譯做《上帝的旅館:醫學之心的朝聖之旅》。(台灣翻譯成:慢療)
病人需要時間,醫生也需要時間坐下來跟病人談話,關心菸酒茶飲咖啡毒癮睡眠、營養不良與恐懼、絕望等問題,身體的病需要時間療癒,心理的病更是。
身體就像植物需要滋養,醫生需要幫病人祛除滋養的障礙,給身體最大空間以發揮自我療癒。醫生提供病人的不僅是醫療服務,更重要的是關懷,為患者做點小事,例如:為病患買雙鞋、調整床單、為他啜飲幾口水,這樣做也許會佔用時間,但卻是值得的,那培養了患者和醫師之間的關係,而這流動的關係正是促進療癒的秘訣。
阻礙病人自癒力的就是醫病關係沒有流動,流動需要時間,就像分娩需要時間,催生引產可能不是好事。療癒要靠生命本自具足的生長力量,就像植物生長有其自然的生命力(viriditas)。
現代醫院為了追求效率,不給醫病關係充足的時間,他們的邏輯是醫藥、檢測、療程的花費是必需品,但給人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工作,則是可犧牲的奢侈品。這反而延誤診治,造成無效率,照護的成本不減反增!醫院的管理高層,沒有看到真正的問題,真正省錢的是,正確的診斷及充裕的時間重新評估病患。
「就像剛送來深池醫院的病患,通常都服用15-20種藥物,但最後往往只需要6-7種。如果這些省下的藥費,可以花在每位病患身上,醫療將會變得更加豐富。」
「醫病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在深池醫院學會了投入—不顧一切投身其中。從前,我和病患保持距離,小心留意移情和反移情作用。漸漸的,他們教會我,移情和反移情作用的真實名稱,其實是愛。」
急重症需要「速醫」,先緩解生命危險,「慢醫」不能取代「速醫」,「速醫」也不能取代「慢醫」。對待慢性疾病絕不能像急診室般「速醫」講求效率,最後對待病人就像生產線上的電子產品。
維多莉亞.史薇特為推廣有人性的〈慢療〉,開始寫書、演講,獲得很大迴響,希望醫療照護不再只講效率管理,也能饒富有人情味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