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土」得有情有義

  (10-30-2011一三)
從家裡騎機車到聖脈中心,途中一定會經過大安森林公園,而這也是車程中最令人感覺快慰的一小段路。無論雨天、晴天或是豔陽高照的炙熱,小森林總會送上一份透心涼的清新空氣。在水泥打造的城市中,泥土與樹木成了天然的肺葉,幫我們將汽機車排出的惱人廢氣轉換成開心解憂的好空氣。
現代人很奇怪,見不得泥土,看到泥土便想到開發,這似乎誤解了「有土斯有財」的真意。陳玉峯老師在《神主牌台灣人與靈界的橋樑》一文中,就「土」字做了一番有情有義的說明
古人造字,凡地上可長出植物的,是謂「土」。就「土」字而言,地是上面一橫,下方還有整個地球的根基之一長橫,中間一豎即冒出來的植物,生養作育我們,而生物、生靈的根系,直接連結到大地的基盤。
前次走訪台南,郁曼同修的母親師姐請大家在家裡用餐,餐桌上陳列的菜餚全是自家摘種。當師姐帶著大家參觀菜圃時,彷彿有述說不完關於這塊的土地故事,人與土地透過種植的蔬菜、果樹重新連結在一起。說的人語帶情感,對師姐而言,這只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流露。
台灣海岸線這麼美,為何不多建幾間豪華飯店,這樣不是可以引很多的觀光客嗎?
森林裡的樹木長得這麼直、這麼粗,為何不好好利用,將它變成高價值的產物呢?
要濕地、要森林公園做什麼?蓋商圈大樓不是更值錢?
很多人不懂,也不希望懂,有的只是用過即丟的過客心態。沒有明天,沒有感恩,沒有與天地連線的單純,更缺乏與另一個人連結的豐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