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這堂課叫做「賽德克巴萊」
(09-30-2011 一寂)
進教室,跟學生揮揮手中的一本書,說著「全校三千多個學生,老師原本以為沒有機會借到這本書……。」
看著台下學生一臉的茫然與好奇,繼續著「那天,老師到圖書館,看到這本書還在書架上,老師在旁邊等到下課,要借書的同學挑來撿去,就是沒人想借這本書,……」
「老師,你站在那裡,大家當然是趕快走,誰會在你旁邊晃啊晃的?」
「你說得也是,不過,老師可是等了兩個下課,都沒有人要借這本書,命中註定這本書該老師來借囉!」
手邊的這本書,外貌很平常,書名《霧社事件》,邱若龍編繪,隨便翻開幾頁給全班看。
「咦!是漫畫耶!」
「看封面,我以為是那種文字很多的書。」
「我還以為是很難看的書。」
說到這裡,學生已經開始有興趣了,再繼續提示著「有人就是因為看了這本書,決定把它拍成電影,最近最烘的話題……」
需要那麼早嗎?
(09-29-2011坤山)
教師節,為表達多年指導的感謝,文彬約了一止和一智中午一起用餐,親近請法。
文彬知會我另要先到銀行繳費,希望11點出門。我問說:「需要那麼早嗎?」;「那麼十一點半好了。」。
準時出門,到銀行繳費,卻沒有該項服務,只好再轉到郵局辦理;郵局抽號碼牌排序尚須等六位,文彬特地告知狀況,我車停到樹蔭下等候。約過半小時文彬才上車,像告知更像在抱怨,持續說了好一陣子;郵局辦事員是新手,因而耽擱了。
過一下下,我才說:「世事難料,難免不再發生類似情況,能否在赴約前,就不要再安排待辦事項,…」,話還沒有講完,文彬急著回說:「好啦!我知道啦!以後我會自己騎腳踏車去辦啦!」、「已經盡力了,還要被你唸,……」;
「我沒有唸你,是想溝通,讓事情順利,不再為了無常、遲到,而有時間相的壓力,或讓人等。」我的解釋沒有被接受。
6年2班的體溫調節課
(09-29-2011 孔萍)
今日是星期四,照例要為6年2班上靜心課程。
事實上沒有特別準備,靜下心來觀息,請問師會帶什麼主題給他們,可以給的好多,但要怎麼給?靈光乍現:回到孩子的生活觸境,讓他們學習處理生活觸境。如何在對的時間作對事。
進入位在頂樓的教室,風扇、電燈全開,熱浪襲人,好難熬的環境。全班大約只有1/4的人在,人進進出出來來往往,看到小貓幾隻東倒西歪,接受。
注意力放對位置。做自己的最好。尤其當看到去倒垃圾卻願奔回教室的丞溱和承駿,給了自己信心。照例關燈和電扇,悶。
首先跟他們說:不好意思打擾了,在這麼熱的地方上課,真是辛苦你們了。不過呢,今日我們來嘗試開啟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
因為天氣熱,我們只用靜坐的。先調身,坐在大池中,好涼啊,吸氣,感覺池中的奶茶被慢慢吸上來了,到達頭頂中央百會變成噴泉,吐氣,感覺瀑布從頭頂瀉下,涼涼的感覺從頭部、胸部、腹部、臀部一節一節清涼放鬆…開始數數,先數10下,再繼續一個來回,嚴格說,認真做的人只有6個,就聚焦在這6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