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台灣就想到謙虛、想到由衷、想到認真、想到單純、想到浪漫、想到主動……
網頁
▼
你的現身就是一份禮物
(05-31-2011 一實)
郭爸目前癌症已經轉移多處。兩年前郭爸要開刀將胃拿掉前我曾來醫院看過他,而這兩年來他進出醫院多次,受盡各種治療的折磨。
這一個月來的週末我都忙於社區參訪與研討會,正巧這週有時間去探望郭爸。到了醫院,得知郭爸剛經歷幾位朋友的會客,會不會累了,真不希望打擾他,但想到「你的現身就是一份禮物」(註)這句話,還是把握機會進去探望。
活躍小精靈的生命
(05-30-2011 一心)
這是第三期雙語靜坐班的最後一堂課,也像是第一堂課,因為,有兩位第一次來上課的學員,還有,許久不見的湘潔。看到湘潔,憶起剛開始上週五下午阿含班的日子,彷彿,回到了起點。
今天,要上的是講義的第六堂,「活躍小精靈的生命」,循著「收縮、膨脹」的線索,來準備課堂中的體驗練習,看到關鍵字:「無所求」、「鬆」,內心,就有了大家齊聲鼓掌、歡唱的畫面,於是,背起一套手鼓、拿著一只怪瓠(ㄅㄨˊ)仔(朋友阿沐參考月琴的設計,用廢棄材料回收做成的兩絃樂器),往聖脈,出發!
一路上,腦子裡有好多發聲練習,和聲音肢體即興遊戲的想法,但考量到太開放的引領練習挑戰會大了些,於是立刻放下原本天馬行空的想法。
利用學員們還在陸續到來時,把鼓發給已經就座的人。牆上貼著大字報,寫著歌詞:
Tatha-gata(這麼地去)
Tatha-agata(這麼地來)
先學主旋律,會了以後,學第二部合音,有鼓的人學打鼓,沒有鼓的人,學拍手,「聖脈亂彈」,就這麼誕生了。每唱一陣子,就把手中的樂器傳給左邊的人,嘗試打不同的鼓,嘗試拍手,嘗試第一或第二部。
如實地來-每個吸氣中完全接受未來
如實地去-每個呼氣中完全放下過去
如來如去,就是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
在歡樂的歌聲中,學員來齊了。於是,轉移到六樓陽台禮佛、經行。
只是很自然、很舒服地感覺呼吸,感覺風,雙手被風飄起了,上舉,去碰碰天空啊,拉長了全身。合掌的雙手,緩緩下滑,經過鼻尖前方時,彷彿有股引力,把頭拉著往下彎了,直到俯身觸地,觸地的呼吸,是幸福,完全的擁抱也給大地擁抱。
起身,繞陽台經行,鼻孔前方的氣息明顯,左右鼻孔跟左右膝蓋間,形成了一股引力,不是膝蓋要提上來,是吸入鼻孔的氣流把膝蓋提上來的,不是膝蓋要落下,是從鼻孔呼出的氣把膝蓋輕輕往下吹、使腳掌著地的。
「你相信鼻頭有個觸點嗎?由一點點的懷疑、疑惑到深心信解,這樣的過程,就是由收縮而膨脹,由小而大,整個相信了就會依止,不再徬徨。」
以鼻頭為觸點的意思是,把注意力放在人中,由兩鼻孔和上嘴唇的中心點形成的倒三角形區域。它的特色是省力,而且綿密不斷,因為,只要還活著一天,還有呼吸,就一定可以感覺到鼻孔下方嘴唇上方、進進出出的風息。
隨時隨地,只要注意力回到鼻頭觸點,就回到了呼吸。
一止老師引領靜坐,因為有新學員,老師很仔細地從身姿、手印、中心線重新講解,然後,漸漸進入換鼻呼吸。練習換鼻呼吸的過程中,鼻毛、鼻腔內壁、人中部位的皮膚,都變得很敏銳,注意力自然變細。而這個細細密密的注意力,是認真,是念力,而不用力。
靜坐完,大家的臉都很亮,每個人都認真呼吸了,認真了,就會認得自己的真,就能夠欣賞自己。一位新同學說她常常忘記呼吸,大家熱情地分享提醒呼吸的撇步。
最後,用「tatha-gata, tatha-agata」的旋律,每人想一句這學期或這堂課的心得,輪流唱出來,每個人一唱完,其他人就用tatha-gata, tatha-agata來呼應,tatha-gata, tatha-agata好像變成了福音歌曲、還是黑人靈歌裡的哈雷路亞!讚美主!
換鼻呼吸,姿勢,中心線 tatha-gata, tatha-agata
吸拉呼推,定力,疼痛管理 tatha-gata, tatha-agata
活在當下,做個完整的人 tatha-gata, tatha-agata
丹田,觸覺,慈悲喜捨的認識 tatha-gata, tatha-agata
由衷,呼吸,世間沒有別人 tatha-gata, tatha-agata
無所求,放鬆,小精靈收縮膨脹 tatha-gata, tatha-agata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來杉林溪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 來杉林溪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印象中大學四年級外埠參觀時曾來過。當時學校以路途遙遠、危險禁止我們列入行程。但遊覽車司機還是偷偷的把我們載來。昨天是星期假日,人好多,車好多,今天人煙散了總算可以細看。
「心淨國土淨」一日禪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禪修遇上土地的初體驗
(05-29 2011 小珠)
晚上吃飯的時候順口問威任今天第一次參加禪修的感覺如何?
他遲疑了一下說,其實他不太喜歡跟人分享這類的事。我說,我是你的分身,你就試著說說看, 一點點也沒關係。他停頓了一會就說,早上我們因為找車位遲到,報到的時候還麻煩那位 先生幫我們顧著手機避免有人打來請我們移車,他觀察那位 先生不僅很有耐心地聽著我說完,而且一點不耐煩的表情都沒有,還有著一副完全能體會我們的表情,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有《台灣稻香味》的禪修
(05-29-2011 一三)
台灣是個好地方,以前本來就是個大米倉。花東的稻穗,暢飲來自中央山脈的水。而濁水溪的水,餵飽中部平原那廣大的胃。嘉南平原的純樸,讓人忘了世俗。蘭陽平原的純真,讓人直想飛奔。花東縱谷的純淨,讓人拼命大口呼吸。我不曾這麼認真的去體驗,台灣道地的好山水。
蜻蜓在飛,蟋蟀在跳躍,麻雀忙著逗嘴,白鷺鷥已不在牛的背。我懷念兒時的天,我懷念腳下的田。我只想循著兒時的味道,找回台灣的味道…
「心淨國土淨」一日禪,在一逸旁白朗讀《台灣稻香味》中拉開了的序幕。
一逸、一如、一三,客家、本省、外省。三個人,各代表著生長在台灣的三個族群,一起藉由禪修訴說著對母親-福爾摩沙-的感恩…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繪畫是我的禱告
(05-27--2011一念)
下午和舒涵去故宮看夏卡爾畫展,這是我們期盼很久的展覽,下雨天人潮不多,順著指標進了展廳,落大的海報吸引著我,還有夏卡爾的畫作詩情與畫意。
「如果我不是猶太人,我將不會成為一個藝術家,或可能成為截然不同的藝術家。」猶太民族的苦難,讓他越思考人類的命運與未來,他越認同;愛,才是他的宗教。而他說:「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禱告。」“My work is my prayer.”
經過法國與美國兩次流亡,在他畫中「花」是「愛」的符碼,無所不在,花開與花謝如人生,他以特有的符號,馬、牛、羊、魚、鳥、紅冠公雞及小提琴、花束、戀人,畫裡或漂浮或顛倒,描寫他的心靈國度,很難分辨是醒還是夢,畫中有著他的情感、記憶及深愛。
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1887~1985)是帶來夢想與愛的藝術使者。超現實主義者奉他為先驅,畢卡索稱讚夏卡爾是「20世紀最擅長用色彩的藝術家」 "the only painter left who understands what colour really is."。
「我希望被色彩、音樂,以及臉上帶微笑的人包圍,即使微笑帶來懷舊的惆悵,依然能帶給我安詳。」經由他的畫,夏卡爾訴說他的生命觀:
「心中有愛,事事清澈。」 "For those who love, everything will always be clear."
正如畢卡索說:「我不知道他的圖像從何而來;在他的腦中,絕對住著一名天使」。
版主:
「等待」是很好的濾淨
(05-26-2011 韻雅)
近日一個挑戰的觸境是--隔壁鄰居買了全套卡拉OK音響。
前天下午突然聽到大聲音效的音響和歌聲,原本還以為是對面一貫道的道場在辦活動,走出大門尋音,才發現是我隔壁李 先生家。哇!心中一緊,這下可慘了!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身體沒有矯情和虛偽
(05-26-2011 小珠)
今晨醒來,身體在呼喚,呼喚著接近大地的渴望,立即反常地鋪上瑜珈墊禮佛,伸展,感覺身體滿足了才慢慢停止,意識到一般人用購買物質來滿足自己的不滿,其實身體需要的只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動動身體,讓身體回到呼吸,回到身體應有的節奏,接著不論我們要身體快、要身體慢,身體都可以配合。
晚上威任問為什麼小孩會那麼有趣,我想除了小孩單純之外,另一方面也是我們透過小孩的身體看到了我們忘記的活在當下,小孩既不記得過去,也不妄想未來(以一個兩歲了小孩而言),他的每分每秒都在滿足自己身體的需要,因此看起來如此的真,如此的自在,完全沒有過度的矯情和虛偽,和小孩一起玩耍我們絲毫不能偷懶,不然立刻就會被他察覺,面對這樣的生命怎能不覺得有趣?!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趙星那些沒有用的事
(05-24-2011 郁曼)
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4歲北京女孩趙星來台11天環島後,在部落格寫下她的遊記,短短幾個月,匯集了300萬的瀏覽人次,後來,天下遠見幫她出了書『從北京到台灣,這麼近,那麼遠』,書中,趙星說:「原來台灣的特產是人情!」
「從進入台灣的第一天,我就習慣了經常問路的日子,以及受到台灣人熱情的幫助,這一點讓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在一方自由的土地上,有著一群迎面走來會微笑,半夜願意帶你去很遠的地方買東西吃,路邊碰到可以帶你走沒走過的路,掉了東西願意追很遠找到你的人,每一步都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驚喜。」「這種感覺,單單用感動,熱情或者叫友好這樣的詞彙來形容都不夠完美,我覺得這是一種人們心底自由的情愫,而自由會讓人的性情變得更加溫和而友善。」
「長這麼大,從來沒有一個路人跟我這麼客氣地說話;在台灣坐公車環島一週後,除了謝謝,我從未聽過在公車上有人叫罵或是彼此互踩腳;小吃店裡沒有人爭搶座位,只是安靜吃完,再將垃圾帶出去扔到門口的桶子裡。捷運車廂內,人潮再多也會留下博愛座給需要的人….人與人的信賴其實是多麼美好而單純的東西!」
好令人感動呀!台灣讓一位外人看到這些很美好的、我們卻習以為常不懂珍惜的東西!
另有一篇趙星的文章:那些沒有用的事
-------------------------------------------------------------------------------------------------------------
很多人來信問我,為什麼很少寫職場箴言了,那些能立竿見影的技巧,那些能讓他們迅速加薪升職的注意事項?
這些事顯然是有用的,也有出版社來找我寫成一本書,版稅算高,但是,我更加鍾愛於那些能反映內心的小事,那些能慢慢影響我們的小世界的小事,以及那些能讓我們在物欲橫流的錢權社會中看到真善美的小細節。這些看起來沒有用的小事,其實才是我們生活的養分,迸發著我們追憶似水留念時沉澱到最深處的花火。
簽字處的小標籤與寫好的回郵信封
台灣天下遠見出版社從台灣航空快遞來出版合同,一式兩份,每份中分別有兩份合同(紙質版和數位電子版)。打開快遞包,卻發現了一些溫暖到我心裏的小細節:
1. 四份合同用普通的紙列印,甚至有些發黃,舊舊的感覺很有味道,那是一種久違的書香
感。
2. 四份合同全部正反面列印。
3. 四份合同的四個簽字頁用小紙簽標注好,方便我一次全翻到全簽好。
4. 一個大大的回執信封,信封上臺北的地址和收件人已經用繁體字寫好。
5. 寄過來的信封上,我的地址和姓名用簡體字。
我見過我們的出版社、媒體、合作夥伴給我的各種合同,有些甚至一式10份,每份都是120g最好最白的紙,單面列印,每份合同條款多的像買房合同,我因為混亂,還苦逼的漏簽過,也分不清哪個是我的,哪個是要寄回去的。
說實話,我看到台灣天下遠見的合同,內心居然生出那麼些溫暖的情愫,似乎記起7-11小美女店員的微笑,以及很多很多散發著清香的奶茶味道。
寄合同這件小事,多麼多麼小的事。
你能瞭解那種內心輕輕蕩漾起來橙黃色溫暖的感覺嗎?
------------------------------------------------------------------------------------------------------------------這不就是在說「小才能影響大~真正起影響力的,其實是小事」嗎?
「長這麼大,從來沒有一個路人跟我這麼客氣地說話;在台灣坐公車環島一週後,除了謝謝,我從未聽過在公車上有人叫罵或是彼此互踩腳;小吃店裡沒有人爭搶座位,只是安靜吃完,再將垃圾帶出去扔到門口的桶子裡。捷運車廂內,人潮再多也會留下博愛座給需要的人….人與人的信賴其實是多麼美好而單純的東西!」
好令人感動呀!台灣讓一位外人看到這些很美好的、我們卻習以為常不懂珍惜的東西!
另有一篇趙星的文章:那些沒有用的事
-------------------------------------------------------------------------------------------------------------
很多人來信問我,為什麼很少寫職場箴言了,那些能立竿見影的技巧,那些能讓他們迅速加薪升職的注意事項?
這些事顯然是有用的,也有出版社來找我寫成一本書,版稅算高,但是,我更加鍾愛於那些能反映內心的小事,那些能慢慢影響我們的小世界的小事,以及那些能讓我們在物欲橫流的錢權社會中看到真善美的小細節。這些看起來沒有用的小事,其實才是我們生活的養分,迸發著我們追憶似水留念時沉澱到最深處的花火。
簽字處的小標籤與寫好的回郵信封
台灣天下遠見出版社從台灣航空快遞來出版合同,一式兩份,每份中分別有兩份合同(紙質版和數位電子版)。打開快遞包,卻發現了一些溫暖到我心裏的小細節:
1. 四份合同用普通的紙列印,甚至有些發黃,舊舊的感覺很有味道,那是一種久違的書香
感。
2. 四份合同全部正反面列印。
3. 四份合同的四個簽字頁用小紙簽標注好,方便我一次全翻到全簽好。
4. 一個大大的回執信封,信封上臺北的地址和收件人已經用繁體字寫好。
5. 寄過來的信封上,我的地址和姓名用簡體字。
我見過我們的出版社、媒體、合作夥伴給我的各種合同,有些甚至一式10份,每份都是120g最好最白的紙,單面列印,每份合同條款多的像買房合同,我因為混亂,還苦逼的漏簽過,也分不清哪個是我的,哪個是要寄回去的。
說實話,我看到台灣天下遠見的合同,內心居然生出那麼些溫暖的情愫,似乎記起7-11小美女店員的微笑,以及很多很多散發著清香的奶茶味道。
寄合同這件小事,多麼多麼小的事。
你能瞭解那種內心輕輕蕩漾起來橙黃色溫暖的感覺嗎?
------------------------------------------------------------------------------------------------------------------這不就是在說「小才能影響大~真正起影響力的,其實是小事」嗎?
她的語言、用字,多麼的貼切,又多麼的有美感!……驚訝於一位24歲的女孩子,這麼的細緻、這麼的澄澈,而她來自一個人權評比不佳的的共黨國度!
果然,這世界,不管在哪個角落,只要是人,都有顆很真很善很美的本心的!
其實,趙星來台灣,不是偶然,而是她十七歲的夢想:
----------------------------------------------------------------------------------------------------------------
這七年,我每天都在為此準備著,每天都在想著這個夢想。我還記得這個夢剛剛蘇醒時候的那天,我在高二的教室裏上課,趴下桌子上看著窗戶外面的天,在那個小小的需要每週交上去的日記本裏寫到:
“我要去台灣,我要去那個地方!儘管現在政策還不允許,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去到!”
因為這句話,我努力了整整七年。我一直相信,想要做成一件事,不在於讓不讓,可不可以,而在於想不想,更在於有多想。在台灣這件事上,我用了所有的辦法,即便在有各種非可抗力的影響下,我還是用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堅持打破所有人最後的底線,順利成行。因此我特別相信,當一個人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因為你的努力已經感動到上蒼!
-------------------------------------------------------------------------------------------------------------
“我要去台灣,我要去那個地方!儘管現在政策還不允許,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去到!”
因為這句話,我努力了整整七年。我一直相信,想要做成一件事,不在於讓不讓,可不可以,而在於想不想,更在於有多想。在台灣這件事上,我用了所有的辦法,即便在有各種非可抗力的影響下,我還是用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堅持打破所有人最後的底線,順利成行。因此我特別相信,當一個人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因為你的努力已經感動到上蒼!
-------------------------------------------------------------------------------------------------------------
只是「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老掉牙至無感的話,但添加了感情,可以是用這般撼動的形式說出來!
台灣遊記po上網之後,她說:
我看到了很多網友的來信,說我喚醒了他們的夢想
我收到了很多講座的邀請,讓我講講如何下此決心
我接到了很多媒體的採訪,問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台灣
我收到了四家出版社的約稿,想我寫寫為什麼一個人走向遠方
其實,只是因為這是夢想
而對於夢想來講
如果不去做,就什麼都改變不了
如果不開始,就永遠還是懷念和感傷
夢想
需要刀光劍影的銳利鋒芒
更需要孜孜不倦的以柔克剛
我收到了很多講座的邀請,讓我講講如何下此決心
我接到了很多媒體的採訪,問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台灣
我收到了四家出版社的約稿,想我寫寫為什麼一個人走向遠方
其實,只是因為這是夢想
而對於夢想來講
如果不去做,就什麼都改變不了
如果不開始,就永遠還是懷念和感傷
夢想
需要刀光劍影的銳利鋒芒
更需要孜孜不倦的以柔克剛
好個「夢想,需要刀光影的銳利鋒芒,更需要孜孜不倦的以柔克剛」~簡直美呆了,卻同時又那麼的實際!
絕大多數的台灣網友都跟趙星說「謝謝你的文章,讓我重新審視我所生長的地方」──我也同樣這般的感覺:謝謝趙星很澄澈的心,用這麼美麗動人的文字,讓我更能欣賞台灣的好!也更提醒我,對於這一生最想要做的事,我開始了嗎?我孜孜不倦了嗎?是不是都能以柔克剛呢?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謙虛聆聽可彌補認知差距
(05-23-2011一賢)
韻雅:「師的愛和教導不是理所當然的,要珍惜,就是要走出信心,真正由衷、真正把師放在心上。」隨時把師放在心上,那種感覺是信心滿滿的,甜蜜的,…永遠有正面能量的。
韻雅看到了師說的「不接受彼此的黑暗面」。我的黑暗面是甚麼?我、我所,我愛、我慢的葛藤糾結。沒把師放在心上,圍阻了像陽光一樣普照的愛,內心的黑暗面~~我愛我慢就出現了。感恩師的慈愛如陽光般照亮我們內心的黑暗面!
捕捉當下的最真與最傳神
下午,照例提早到達中心,準備靜坐班,心裡只有一個極單純的想法,就是從定課中修復受損的細胞,恢復能量。循著這條線索,引導大家臥禪,和接下來兩兩一組的練習:一位同修右側臥,同伴把雙手放在她的薦骨後方和肩胛骨中間到後頸的這兩個弧度上,感覺彼此的呼吸,吐氣時,一起發出長音,透過身體和手掌的接觸面,來感覺聲音的振動,和脊柱裡液體的流動。後來,換到禮佛跪地俯身姿,最後,又躺回左側臥,一樣的方式練習,只是,雙手擺放的部位可以自由變化。做完,覺得呼吸和中心線,都變得好清楚。帶著這樣的覺察,以及被觸碰的記憶,做三次禮佛。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生活中每一個受用的「有」
(05-22-2011一三)
「原來您十點才出門,我還特別七點鐘就早起幫您準備了早餐…」
「很好吃!謝謝妳喔!謝謝!謝謝!」
「沙拉裡有蘋果、馬鈴薯….好吃,晚上您回來,我再幫您準備一份。」
淑芬與岳母一來一往的母女對話,因心開而能量轉化與流動。或許僅是因為一份讓人愉悅的沙拉,啟動了一個讓人感動的善循環,一次心與境之間微妙對流的喜樂。1987年丹麥電影《芭比的盛宴》,談的就是這份交流…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灰塵都將螞蟻給淹沒了
(05-21-2011怡文)
今天絕大部份的時間,都待在中正店,其實發現,只要自己心態調整好了,開心了,身邊自然迴向的就是開心。
早上到了賣場,改變了原本都會先巡貨架的習慣,先做清理。 拿條抹布,看到哪髒就擦哪,發現自己不挑剔同事沒有做好或以自己標準要求同事時,會發現其實他們也都做的很好。看到哪邊真的是需要先處理時,怡文順勢邀請同事一起來做,同事自然也不會覺得緊,當自己沒有想要找瑕疵的心態時,感覺工作就像在玩樂一樣。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傳統就在你身旁的週遭
(05-20-2011 一心)
晚上,到實驗劇場,欣賞林文中舞團演出的「小南管」。
節目單上,就寫著:「這不是南管的全貌,不是形式上的東方劇場,也不是一個真正推廣傳統音樂的節目,而是一群現代舞者的南管學習日記。…透過學習『南管』這個特殊樂種,來詮釋自己的故事、想像、懷疑與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當然,也包括頗為沉重的『傳統』包袱。」
就像連續劇的老套劇情
(05-20-2011 韻雅)
她冷語兩句,他失控大吼,推撞沙發、甩門而去,然後,她衝進房間、關上門啜泣。
先生的新事業像是一個禁忌話題,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感覺兩人都期待可以對話,可是一直都沒有準備好,缺少了信心吧。
傍晚六點鐘天光仍微亮,直覺我需要化解情緒,在山上走著走著就悲傷了起來,這次流淚和片刻之前的……單純地看、聽、嗅、觸著大自然,感覺自己越來越透明,四週的生命現象如此豐富。
家福中心健心房最後一堂
(05-20-2011 一護)
做完三合一定課,所剩的時間已不多,就直接讓大家填問卷。等待間,整理一下思緒,發覺在這期課程中,自己的步伐放慢了許多,不再感覺「讓學員多體驗定課」或者「多分享法義」是兩難,而是全然放鬆地交給因緣,感覺學員們的定課品質好,就多做一些定課,感覺需要多討論些法義,就多談一些,不管是做定課或是法義分享,都是不急、不緊、不趕進度,感覺好省力,受用更多。